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3月20日,香港证监会市场监察部执行董事梁仲贤在2024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中国债券市场论坛上表示,香港证监会与内地监管部门正在探讨允许国际投资者使用通过债券通购买的内地人民币债券,作为其他以人民币资产为标的的产品的合资格抵押品的可行性,例如互换通清算的产品或者是港交所将推出的国债期货合约,使离岸投资者能够更灵活地利用其所持有的内地人民币债券,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债市的发展。
梁仲贤表示,债券通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大突破,也是内地和香港之间更紧密合作的里程碑。债券通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交易额整体向上,并屡创新高。其中,北向债券通自推出以来,累计净流入超过 1.8 万亿元人民币,这资金流入的规模,可与沪、深港通北向累计净流入的 1.8 万亿元人民币相媲美。2023 年,北向债券通全年成交达到近 10 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 24%;今年 1 月,北向债券通日均成交再破新高,达 487 亿元人民币。
北向债券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参与,令内地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目前,已有超过 800 家机构成为了债券通的投资者。北向债券通下的产品类型也呈多元化,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中国财政部和内地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占总交易量超过 80%。
北向债券通的高速增长、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以及投资产品的多样化,均显示国际投资者对内地债券市场充满信心,也将香港作为配置内地债券资产的主要通道。债券通便利国际投资者投资于内地债市,全球各大指数供应商也因此将内地债券纳入主要债券指数,进一步拓展市场深度,并提高流动性。这标志着内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人民币资产也逐步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资产之一。
互换通方面,随着国际投资者持有在岸债券的比例不断增加,他们在对冲人民币利率风险方面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虽然国际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在岸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但他们认为直接连接内地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营运上比较困难和成本较高。国际投资者希望可以用便捷和成本较低的方式,参与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为了回应市场需求,并推动债券市场的稳健发展,两地监管机构和交易结算公司就建立场外衍生品互联互通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磋商。2023 年 5 月,互换通正式启动,北向通先行推出。互换通启动了内地与香港在利率互换市场的联通合作,也是两地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首次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北向通下,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两地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透过其熟悉的中介机构,更加便捷有效地进入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为所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进行风险管理。目前,北向通下的交易产品包括人民币利率互换合约,交易标的为七天回购利率、SHIBOR1 三个月利率,以及 SHIBOR 隔夜利率。
互换通自推出以来运行顺畅。在该机制下买卖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合约的日均成交额录得稳步增长。截至今年 2 月,透过互换通买卖的日均名义合约金额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较推出时增长了一倍以上。参与互换通的国际投资者主要是国际银行,其次是资产管理公司,而成交最活跃的产品是标的为七天回购利率的一年期利率互换合约。在互换通已成交的合约中,超过七成的年期为一年期以内,而最长的年期为五年。未来,香港证监会将与内地监管机构协同完善和优化互换通的相关机制及设施,推动该计划的长远发展。
此外,就人民币利率对冲工具而言,除了互换通,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相关监管机构的支持下,香港证监会于 2023 年 11 月公布了在香港推出中国国债期货的计划。香港正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和香港交易所紧密合作,积极筹备国债期货的推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梁仲贤称,目前计划在香港推出的是 10 年期的中国财政部国债期货合约。该合约将以人民币现金结算,合约金额为 50 万元人民币。当合约到期时,将根据由一篮子国债的平均收益率进行结算,这篮子由财政部最新发行的三种债券所组成。为了提高产品的流通性,香港交易所还会引入市场做市商。国债期货产品推出后,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一个崭新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对冲较长年期的人民币利率风险。
梁仲贤指出,内地债券市场是国际投资者进行全球性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部分。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显示,内地债券市场的规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 1.2 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比例(例如美国的 1.9 倍及日本的 2.6 倍)。由此可见,内地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而香港作为连接内地债券市场与国际投资者的桥梁,将持续发展和强化其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重要角色,从而推动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持续蓬勃发展,并促进国内债券融资以及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